余德明(1918.2.27~1992.1.9),瑤族,水口鎮山馬村人。
由于家貧,余德明從未讀過書。1955年1月在水口鎮正沖望臺工作。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余德明在正沖望臺的工作職責是望火情。為準確報告森林火警,他利用春夏兩季空隙,背上干糧,翻山越嶺,跑遍全縣大小山頭1000多個,山沖3439 條,邊訪問、邊記錄、邊繪圖,反復對照,基本上搞清楚原貝江區、水口區的森林分布情況和山林火災隱患。從1958年開始,他能準確地報告出50公里內山頭 的大地名,20多公里內山頭的小地名。為準確報告火情,判斷什么是真火災,什么是假火災,他曾多次用干濕兩種柴草作燃燒實驗,總結出干柴燃燒煙色淡,濕柴 燒火煙色濃的規律。他還從不同季節、不同方向、不同距離、不同時間作燃燒實驗,反復觀察對比,分析研究,總結出一般生活用火煙色淡,山林火災煙色濃,干旱 久晴煙色淡黃,久雨初晴煙色濃,杉木山燒土煙色濃黑,失火轉黑色等規律。他還編成識別山火煙色“18”字訣:“觀正反,察濃淡,析晴雨,分季節,看遠近, 別粗細?!?/span>
他對森林懷有深厚的感情,他常說:“我一天看不到林子,我就渾身感到不舒服”。他的三個孩子出世,他都在山上。他不僅防火,而且利用休息時間,植樹上萬株。
他在望臺工作26個春秋,報告山火521次,起火地點清楚、火情準確,群眾稱他為“森林千里眼”,《人民日報》曾以《森林的眼睛》為題,對他的優秀事跡作過長篇報道。
他先后出席省、地、縣30多次先進人物代表大會,1956年評為全國林業勞動模范。
1992年1月9日,余德明在家病逝,享年74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