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期間,天氣炎熱,預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緩。大圩鎮堅持把學生防溺水安全放在首位,堅持“生命至上,預防為主”的方針,嚴格落實學生防溺水各項措施,著力搭建全方位宣傳教育、全水域摸排巡查、全社會盯防監管的工作格局,建立學生安全“防護網”,全方位保證學生生命安全。
重點水域“一點三舉措”。一是在村(社區)重點水域、村(社區)附近山塘設立警示牌90余塊,在集鎮、各村路口等人口密集場所和重點路段懸掛防溺水橫幅40余條,進行廣泛宣傳。二是危險水域岸邊放置竹竿、救生索、救生圈作為急救工具。全鎮共發放救生圈80余個,村組自發配備竹竿100余根、救生索若干,為及時處置突發情況提供物質保障。三是設置值班蹲守點,安排專人值班值守,及時勸阻學生不在水域周邊玩耍,禁止學生擅自下河游泳。
重點對象“一人三到位”。一是家訪到位。組織學校教師、駐村干部、村干部、進行“大家訪”,發放《致家長的一封信》及防溺水宣傳資料4000余份,告知家長必須承擔起監護人責任,切實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。二是宣講到位。組織學生和家長開展一次防溺水工作會,在會上觀看防溺水宣傳片,開展防溺水宣講、防溺水簽名活動等,進行“面對面”防溺水宣傳,進一步強化家長的監管責任、提高學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識。三是管護到位。要求家長、村干部配合學校加強對留守兒童、單親家庭子女等重點學生群體的日常教育和管理,孩子在外活動做到“三知”(即知去向、知同伴、知事情),決不放任自流和放松管理。
干部群眾“一日三巡”。包村領導、駐村干部、村干部、黨員志愿者于每天11:00-19:00對各水庫和重點水域開展“一日三巡查”,確保每片水域都有人看、有人巡、有人管、有人防。同時,組織會游泳的人員成立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搶險突擊隊,確保在巡邏當中一旦發現學生發生溺水事故,及時做好應急救援工作。
廣播提醒“一日三響”。各村每日利用“村村響”廣播提醒教育3次以上,不間斷向群眾宣傳防溺水知識,積極引導和動員群眾參與到學生防溺水工作當中來,讓群眾時刻繃緊安全意識這根“弦”。此外,還借助微信群、朋友圈等手機宣傳陣地,轉發防溺水知識,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。
大圩鎮通過一系列措施,統籌協調社會、家庭、學校三方合力,構建全方位立體化防溺水安全網絡,使社會高度重視防溺水工作,堅決杜絕溺水事故發生,為學生營造了一個“健康、和諧、安全”的成長環境。